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全省各地基层团县委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寒假,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多名学生积极响应号召,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家乡的建设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
于涵,机电工程系消防231班学生,寒假期间在双城区委组织部进行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更在工作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实现了自我成长与蜕变。”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双城区委组织部实习,相比第一次,她更加得心应手,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实践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收获了知识、能力与思想的全面升华。她坚信这段实践的收获,会让她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美好的未来。
同样来自机电工程系电气(高本)245班的宋雨峰同学在鸡西西站2025年春运“暖冬行动”表现出色。从1月14日至2月14日,他连续一个月在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协助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无论是帮助旅客搬运行李、解答路线询问,还是引导乘客检票乘车,宋雨峰都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为匆忙的旅人送去了温暖。特别是在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一对一帮助时,他更是细心周到,赢得了旅客们的一致好评。他说:“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加激发了我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
与此同时,机电工程系电气(高本)245班的张博然同学,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中心作为变电站值班员,肩负起了电气设备监控和运行维护的重任。特别是在亚冬会期间,他积极参与保电工作,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直接关系到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们的表现,因此他丝毫不敢懈怠。不仅要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变电站内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任何异常情况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还要定期进行设备巡检,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他说到,能够参与到亚冬会的保电工作中,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也是对自己专业技能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提升。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他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责任与荣耀。
消防231班吴玮彦,寒假期间他在绥滨县外事办公室进行了社会实践。参与外事办边境法律法规宣传及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工作期间他帮扶了13户脱贫户,为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他主动与脱贫户联系,探讨如何增加收入,研究农产品经营销售方式,得到了农户及办领导的一致好评。他表示:“这次实习让我认识到,帮扶是一项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精力,更需要我们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一份力量,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
此外,还有多位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数控2430班的李超群同学在新疆福海县福海镇济海路社区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电气(高本)234班的牟兴同学在海林镇海浪社区进行了“返家乡”实习,董思缘同学则在中共延寿县委社会工作部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邱越同学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社区委员会成为一名反诈骗宣传志愿者,帮助社区居民提升防骗意识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大学生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展现了他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更为社会注入了一股股正能量。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机电学子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出蓬勃朝气与担当精神。他们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与力量。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幕,新学期的旅程已然开启,希望同学们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在各自的求学赛道上勇往直前,成为家乡发展的坚实栋梁,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机电工程系也将继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作出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机电工程系
2025年2月28日